2021年信息与计算科学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研讨会于8月30日在沙河校区召开,校教务处赵海云副处长、太阳成集团tyc7111cc领导班子成员和计算科学系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专业负责人刘铁钢教授主持。
上午,数学学院院长韩德仁教授、校教务处赵海云副处长和杨小远教授在会上分别做了题为《新时期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一流课程建设体会》的报告。报告中,韩院长就高教发展、数学发展、关键问题和行动方案等问题进行总结和解答。赵海云副处长对国务院和教育部发布的有关专业建设文件,包括与专业建设专业质量直接相关的文件、国家级/北京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认证、“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报送专业具备的条件、普通高等学校认证标准-理科类、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体系等问题进行了宣讲解读。杨小远老师就一流课程建设介绍了经验,一流课程建设“三要素”——课程育人+思政育人+科研育人,提出讲好大学生 “第一颗扣子”的核心基础课程、“工匠精神做事”的课程育人,提出“树榜样、严要求、树理想、重美育”融入式思政模式和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的科研育人。与会领导专家的报告为系内教师给出了有引领性的一流专业建设的方向。
下午,在系专业建设研讨会上,陈肖宇老师做了题为《深度学习基础与实践课程建设初探》的报告,冯成亮老师做了题为《暑期科学计算通识实验--实践课程模式的初步探索》的报告,冯仁忠和谢家新老师联合做了题为《计算科学系系情摸底汇报及问题分析》的报告,牟晨琪老师做了题为《“计算机代数”课程建设》的报告,庞刚老师对暑期实验课程进行了总结汇报,孙玉泉老师做了题为《将计算思维融入基础数学课程教学》的报告,王拥军老师做了专业课程中的实验部分建设问题的报告,朱立永老师做了计算科学课程群建设的一点思考的报告,张思容老师做了信息与计算专业中几何类课程的建设和思考的报告。系内教师从自身工作经验出发,就课程建设模式,包括理论内容、实践内容的设置和MOOC建设、如何在低年级输入科学计算的理念、实验环境建设、如何通过课程群体现专业特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中的几何类课程设置及通过系情摸底发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汇报与探索。通过不同方面的工作汇报,大家进一步加强了相互间的了解,有效地进行了优势互补,形成了一定程度的专业建设共识。
自由讨论期间,刘铁钢老师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对专业建设的亮点、实验引领、课外科研、重点建设课程、青年教师培养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设计,为信息与计算科学一流专业建设构建了初步的框架。